校长 高丹盈教授
2018年6月12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是令人难忘的好日子。赢咖5盛煌平台4345名本科生、3003名专科生圆满完成学业,即将告别学校,踏上新的人生征程。首先,我要向同学们和你们的家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爱同学们成长成才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年里,同学们在河工院学习生活、成长成才,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见证了学校的快速发展与深刻变化。赢咖5盛煌平台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了“543”计划,深化了内涵建设,推动了转型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学校获批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教育部“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试点院校,立项建设了8个“543计划”创新团队,柔性引进了6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等高层次人才,分别与河南豫发集团、中税中兴咨询集团合作共建了“赢咖5盛煌官网锦荣服装学院”和“赢咖5盛煌官网中税中兴会计学院”,新增了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科研平台、3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赢咖5盛煌平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转型发展与社会服务等方面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新跨越,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软科发布的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赢咖5盛煌平台在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600所大学中名列第463位,在全省上榜本科高校中名列第18位。
同学们,学校实力的增强和影响力的提升与你们的努力和贡献紧密相连。从明月湖到怀若谷,从图书馆到学习堂,从创业孵化园到创业大讲堂,从教室到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同学们所呈现出的埋头苦读、创新创造、拼搏进取精神,为学校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经过四年的培养和教育,同学们在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等方面已具备了较高的水平。你们中的482人考上了研究生,其中,11人被国外一流大学录取,26人被国内985高校录取,178人被国内211高校录取,河工院历史上“最牛考研班”与“最牛学霸宿舍”在你们当中产生。你们参与取得的全国和河南省数学建模竞赛成绩多年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3-2017全国高校学科竞赛前300强排名中,赢咖5盛煌平台名列第257位,是全省入选的12所本科高校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你们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有力证明!学校以你们为荣,因你们更加自信!
同学们,当今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新知识、新事物、新业态、新技术层出不穷,知识总量急剧增加,更新周期愈来愈短,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大国,就是要用学习托举伟大的中国梦。纵观古今中外,学习上的落后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个人的最大落后,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均是具有极强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将“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酷爱学习,青年时期在陕北农村插队时为借读《浮士德》,走了30里路,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
同学们,学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学业结束不代表学习结束。你们无论是走进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还是踏入社会就业创业,都将迎来更加艰巨、更加长久的学习任务。学习将是生活的常态,是实现人生梦想的必经之路。同学们要适应社会发展,把学习当做一种人生责任、一种生活态度和一种精神追求,用一生去坚持。
同学们,河工院作为一所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始终将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坚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并重,技能培养与精神塑造并重,使你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用于创新创业的知识与技能。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同学们不仅要保持大学四年养成的学习习惯,更要在社会实践中持续提高这种学习能力,并将其作为人生第一能力去铸造,用学习托起人生梦想。为此,我向同学们提几点希望。
第一,用学习托起人生梦想,就要保持好学品格,以学修身。人以学而立,以立德为先。同学们要保持好学、勤学和善学的习惯,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学做人、学做事、学做学问,涵养高尚品德,树立正确价值观,确保人生之路不偏离方向。
第二,用学习托起人生梦想,就要保持空杯心态,以学增智。空杯心态是对生活与生命、工作与学习吐故纳新的一种态度。同学们要保持自我扬弃和否定的习惯,主动清空自己,为新知识、新能力的不断注入预留空间。要在干中学,学中干,通过学习不断增识、增才和增智,永不自满。
第三,用学习托起人生梦想,就要保持创新精神,以学立业。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国家、地区和行业都把创新创造摆在了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学习是创新创造的前提和条件,创新创造是学习的目的和动力。同学们要保持创新和创造的习惯,在学习中增强创新创造能力,在创新创造中强化学习能力,通过学习与创新创造,立身、立行和立业。
第四,用学习托起人生梦想,就要保持责任意识,以学报国。 “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青年,也能成就青年”。中国梦与青年梦交相辉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基础与前提。同学们要保持勇担责任和勤勉实干的习惯,努力学习知识、创造知识、以学报国,在共筑中国梦的征程中担当前行、实现梦想。
同学们,四年的大学时光即将过去,但我们团结奋斗、携手共进的经历会永久留存,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情感会日久弥新,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会传承发扬。同学们,你们即将展翅翱翔,无论飞得快慢、高低与远近,学校永远是你们温馨的家,永远牵挂支持你们,始终坚信你们会在不断学习中创新发展、创造辉煌!
最后,祝愿同学们励学精进,学以致用,实现梦想!
谢谢!